当前位置:首页 > 石齐世界 > 艺术动态

石齐世界SHI QI WORLD

石齐简介
简介 年表 获奖 收藏捐赠 美术馆
石齐作品
油画 书法 雕塑 其它
艺术动态
拍卖纪录
出版著作
艺术评论
石齐语录

国画大师——石齐的艺术人生

作者:  时间:2018-06-19 14:22:33



石齐,一九三九年生。福建人。擅长中国画,人物、花鸟、山水、书法、油画皆精。曾获世界和平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1963年毕业 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北京画院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协理事,北京市高级职称(美术)评委,国家一级画家 (教授).作品有《迎春》、《霸王别姬》 等,《人人都在幸福中》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二等奖。出版有《石齐画集》等。


石齐大师卢浮宫画展艺术欣赏




石齐大师的艺术人生


石齐,用王健林的话说:“这个人你可能没听过,但是非常厉害。石齐先生用真情作画,彩墨世界厚实大气、淋漓痛快,风格不断创新。”他曾在画作中自诩“第一风格,第一趣味,第一时代,第一石齐”是个不可多得的画坛奇才。王健林在自己办公室的主墙上悬挂了一幅尺幅达到90平尺的石齐大师国画《山水》,按照目前石齐画作的市价,这幅画价值高达2000万人民币。原来,这幅画是石齐2008年送给王健林的礼物,是两人在艺术上惜惜相惜的见证。


《山水》2008年作 

      石齐中国画、油画、书法、雕塑皆精,石齐早年就因画作《泼水节》成名,而其真正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全靠王健林团队作为幕后推手,将其画作不断推向大众。王健林除了在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为石齐举办了个展后,还把他的作品带到了法国卢浮宫。


卢浮宫新闻发布现场

      石齐是第一个在巴黎卢浮宫举办个人画展并被法国美术家协会授予石齐“法国卢浮宫艺术沙龙展‘金奖’”的华人画家。这是沙龙展100多年来第一次颁给中国人。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米歇尔·金表示:“石齐的画作将西方绘画和东方艺术融为一体,具有时代精神。我会呼吁法国艺术家向石齐学习。”

  1、石齐的艺术特点  

      石齐学习吴昌硕、李可染、黄胄但创造出了属于自己风格的笔墨,石齐的气质使得他的笔墨风格呈现出雄辣野浑松的特色。石齐在经历了上世纪7080年代的水墨文化积累后,在90年代进入了综合期,也可称为整合期,即多声部多元素的配置时期。


《金山图》 2005年作

      石齐像毕加索一样不断变化和喜新厌旧,我们纵观他从1970年到200030年的创造,可以看到他的这种艺术性格,这也说明他是一个勇敢的探索者,一个喜欢艺术冒险反感一成不变的人,石齐每一张画的情绪与心态都不同,这就是表现主义的艺术本性。


《乌镇》 2006年作

      石齐作品的空间格局很大气,他的空间构成上气机通畅,画面上留了适当的气眼,这使得他的作品满而不死,丰富而通透。他使用的方形体块在画面中既加重了画面的板硬感,又使得空间向更深层进行渗透。石齐使用了一些不规则的符号去破方硬的体块。石齐在空间结构上大虚大实,大松灵大坚实,各种不同倾向的开体符号在互相挤压冲撞对抗和相生相克。

《莺边日暖》 2012年作

      石齐的作品充满了力量,在一些作品中,石齐大量使用了弧形的紧急的激烈的线丝,这种线有时用色线有时用墨线,这种线的性格不同于黄胄的速写线,也不同于米罗的趣味线,而是石齐样式线。这种线像幽灵一样在石齐画面中起到了一种阻击体块提亮画面的作用。这种不规则灵动的线与坚实的体块形成了对抗与冲突,这种线已经成为一种视觉样式提示了石齐的视觉风格特征,石齐的白色金色细线就像李可染图像中大黑山挤白瀑布和小白房子一样成为一种不同样式的视觉风格。

 2、在美术界,“70年代被誉为是石齐年代”  

      石齐,1939年,913日生于福建福清,小时候就对画画产生浓厚的兴趣,1950年,应邀为东张剧团绘布景。小画家名号从此开始。1958年, 考入厦门鹭潮美术学校。中国画《钢》第一次参加厦门市美展,发表于《厦门日报》。开始自学油画。1963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院后,专注学习中国画,创作巨幅《家乡变江南》《巡林》等作品,受到业内广泛好评而小有名气。1971年,拜黄胄先生为师,笔墨大进。


《迎春》 1972年作

      1972年,石齐创作的《迎春》参加全国美展,《迎春》获金奖,从此一举成名。石鲁先生评价道:石齐是位前途无量的青年画家。


《飞雪迎春》1975年作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石齐就已经是享誉全国的大画家。19701980年期间作者先后创作了如《飞雪迎春》、《人人都在幸福中》、《养鸡图》、《泼水节》、《满天风雪》等巨幅作品,由于用墨色有卓越成就,名噪一时。中央美院教授称其是“色墨统一的大师”。此时期的作品,社会影响颇大,作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深得刘海粟、李可染、石鲁等专家好评。


《活到老学到老》 1976年作

      1976年石齐创作了泼墨大写意巨幅作品《人人都在幸福中》。1976年的《活到老学到老》,画面上董必武坐在沙发里,面带微笑,拂卷阅读,这幅人物画当年参加北京画院迎春画展时,董必武夫人前往看画,曾感动得恸哭……应该说,那时的石齐作品有着历史赋予的使命感。


《泼水节》 1979年作

      1979年,石齐接受文化部创作组安排的任务创作表现周总理1961年参加泼水节的画作。当年,巨画《泼水节》诞生,在全国美术界引起轰动,被誉为“70年代是石齐年代”,此画展览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从此,石齐作品备受关注。这些作品赋予了其时代意义,堪称经典之作。

  380年代是石齐新画风形成和发展时期  

      80年代初石齐断然放弃原有风格,逐渐,石齐从人物画转向现代水墨的变革和发展,转向发展了一种多元的艺术表现语言,形成中国画的新画风,促进中国画从传统走向现代,被业内人士誉为“现代中国画开宗立派的大家”。

《新城》 1985年作

       “从1980年开始,我就非常急于要变,尽管当时我已画了《泼水节》,反响很好,但在自己看来还变得远远不够。”石齐先生如是说。


《打粮图》 1989年作

  490年代是石齐新画风成熟时期  

      90年代,石齐热衷于装饰和表现主义的艺术特点,兼作油画、雕塑、书法。而改革开放后,西方艺术被大量引入中国。毕加索、米罗、波洛克等人的作品,把他朦胧的变革思想给激活了。


《辉光无限图》 1994年作

       收藏家郭庆祥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石齐的传统画创作已经达到了高峰。但那些大多是任务画,独立性不足,缺少独特的艺术个性。幸运的是,作为一个敢于引领时代的艺术家,石齐较早地觉醒了。


《霸王别姬》 1987年作

      一直到1987年,《霸王别姬》等历史人物题材的出现,着力体现较强的历史反思意识,并试图通过人物的再塑造,重新传达一种全新的历史思考和人文关怀理念。至此,石齐将绘画艺术的具象、印象、抽象的表现形态融合在画面中,使“三象合一”的风格逐渐成熟,而他的创造随着时代的变化更加卓越。


《独尊图》 1997年作

  521世纪石齐在艺术道理上不断前行...  

      70年代开始,经过30多年的艺术实验,我们肯定的说,石齐已成功创造出中国画的一种现代状态。石齐摒弃传统章法,勇于探索创新,深厚的写实功力,娴熟的笔墨技巧,对油画、装饰画、版画、现代设计、舞台美术等样式的掌握,对西方现代美术的理解,均使其可以自由地调配各种元素,不拘一格,不择手段地进行语言形态的实验。在超越中西的基础上,创造石齐式的语言形态来,三十年如一日地追求“三象合一”的新中国画风。


《福音》 2002年作

     2012年,石齐在法国卢浮宫举办个人画展,受到了世界的高度关注,产生了巨大的艺术影响力。随着时代的变迁,所有艺术本体以外的光环被淡化后,艺术本身的学术价值将成为人们判断艺术成就的唯一标准,我相信石齐的三象主义(具象、印象、抽象)的创造,会放射出更加灿烂的艺术光芒。


《喜玛拉雅的主人》 2003年作

      作为敢为天下先的先行者,石齐的探索仍在继续。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石齐的新作品必将在美术界引起新的争论、激发新的思考 ……


全部作品石齐作品精选Selected Works